{{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深度试驾 ID. 与众,体验大众新势力
文章

前段时间蹭了朋友的 ID. 与众试驾了几天,这一趟试驾可让我对大众的新能源有了新认识。

外观这块,ID. 与众的轿跑 SUV 定位太明显了,掀背式车尾是整车最大亮点。车身尺寸 4663/1860/1610mm,轴距 2766mm,紧凑级 SUV 的身材,但看着特别舒展。它有五种车身颜色,朋友选的月银,干净素雅。车身上一些细节设计很加分,比如车尾小巧的鸭翼微微翘起,透着一股运动劲儿;全新设计的贯穿式尾灯,内部结构层次分明,点亮后超有辨识度;下方金色的 ID.UNXY 徽标和大众与众标识,彰显着它的独特身份。

进到车内,内饰走的是实用基础上的年轻化创新路线。大屏显示清晰,操作也比以前大众 ID 系列早期的小屏流畅太多,据说这是目前大众集团最好用的车机了。而且,这个车机系统里的语音助理玩法多样,能按自己喜好定制形象,挺新鲜的。车内空间也不错,后排坐三个人不挤,后备箱容积有 535L,日常装东西足够,还贴心地设计了打通后备箱的通道,拿放物品更方便。

试驾的时候,开着 ID. 与众第一感觉就是熟悉的大众味儿。它提供多种驾驶模式,舒适模式下,动力输出平稳,驾驶感受和燃油车很像,日常通勤轻松惬意。运动模式就暴躁多了,动力响应迅速,提速超车一气呵成,DCC 避震在运动模式下支撑性十足,过弯信心满满。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种模式,高速行驶时车身都很稳,底盘扎实。

操控方面,ID. 与众的 4.7 米转弯半径(顶配四驱版 5.5 米)让它在城市里穿梭自如。试驾过程中,我特意找了些狭窄街道,它都能轻松应对。辅助驾驶功能也挺好用,ACC 自适应巡航跟车距离控制合理,LCC 车道居中精准,开长途能减轻不少驾驶疲劳。

另外,ID. 与众还有个挺实用的全场景无忧泊车系统。在商场停车,车位特别窄,我本来都愁怎么停了,结果它凭借车头车尾 12 颗雷达加 360° 全景摄像头,自己一把就稳稳入库了,比我自己停得还标准,这功能对停车不熟练的朋友简直太友好了。

当然,它也有小缺点,比如车机偶尔会有卡顿现象,希望后续能通过系统升级优化。总体而言,ID. 与众作为大众新能源的新尝试,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合资新能源市场里,算是很有竞争力的一款车了。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