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一汽奔腾陷焦虑,杨兴龙主理的悦意能否延续“小马奔腾”盛况?
文章

一汽 奔腾 ,一个在自主品牌中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却努力寻求突破的名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销量增长,但这背后的隐忧却不容忽视。

首先,一汽奔腾对单一车型的严重依赖问题愈发凸显。去年,凭借高性价比的微型电动车 奔腾小马 ,一汽奔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这款车型的成功并没有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反而让一汽奔腾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对奔腾小马的过度依赖。 进入2025年,奔腾小马的市场表现开始出现低迷,在经历了1月份的销量触底后,2月份的销量开始回升,环比上涨39.3%。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一汽奔腾推出了全新品牌悦意,并计划通过这一品牌加快新能源转型的进程,同时摆脱对单一车型的依赖。然而,悦意的推出真的能够解决一汽奔腾的问题吗?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悦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努力推出新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而悦意作为一个全新品牌,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都相对较低,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此外,悦意的技术支持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虽然一汽奔腾声称在平台架构、动力总成、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但这些技术的真正实力还有待市场检验。而且,悦意的三大硬核技术离不开其他公司的技术支持,这不禁让人对其自主研发能力产生担忧。

更重要的是,一汽奔腾的品牌力在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得到高度认可。尽管一汽奔腾入局新能源领域的时间并不晚,但之前的尝试都未能取得显著成果。如今,一汽奔腾希望通过悦意这一全新品牌来扭转局势,但市场的接受程度却是一个未知数。

除了市场竞争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挑战外,一汽奔腾还面临着财务状况的压力。连续多年亏损的一汽奔腾,在让利空间上显然有限。这意味着悦意在价格上可能无法给出足够的优惠来吸引消费者。

作为悦意的品牌主理人,杨兴龙表示,“传承一汽70余年造车底蕴,一汽奔腾坚持技术立身,在平台架构、动力总成、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全面向新,打造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为持续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2025年,一汽自主品牌定下了年销百万的目标,其中一汽奔腾的销量目标预计在20-25万辆左右。也就是说,在2024年15万辆的基础之上,一汽奔腾今年的销量,至少要增长33%。

综上所述,一汽奔腾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悦意的推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汽奔腾寻求突破的决心,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悦意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一汽奔腾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