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经销商退网、配件造假困扰沃尔沃,袁小林将如何拯救?
文章

沃尔沃,这个曾以“安全”为金字招牌的北欧豪华品牌,如今在中国市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24年,沃尔沃交出了一份令人沮丧的成绩单,全年在华销量仅为15.64万辆,同比下滑8%,创下近六年新低。这一数字不仅被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超越,更暴露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溃败之势。

降价,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救市策略,如今却成了沃尔沃的一大痛点。主力车型XC60和插混版S90的价格大幅下滑,但销量依然未能止跌。这种降价换量的做法,不仅透支了品牌溢价,更让消费者对沃尔沃的保值率产生了严重质疑。更为严重的是,降价并未能挽救沃尔沃的销量,反而让经销商体系陷入了恶性循环。多家经销商因盈利压力退网,车主售后无门,渠道崩塌与销量下滑形成了恶性循环。

2024年,广汇集团旗下多家沃尔沃4S店关闭,沈阳尊荣沃尔沃旗舰店“突然消失”,车主售后无门。退网潮并非孤例:2018年河南东安集团因返利纠纷与沃尔沃对簿公堂;2023年中山经销商因经营不善退网后转投自主新能源品牌。

除了销量下滑和经销商退网外,沃尔沃还面临着配件“调包”的丑闻。部分经销商通过模糊“宝华韦健”音响标识,将山寨配件包装成原厂选装,涉案金额超千万元。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沃尔沃对渠道管理的失控,更让消费者对沃尔沃的品质产生了严重怀疑。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曾宣称“要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但现实却是沃尔沃沦为价格战中的被动参与者。而当车主们发现自己的爱车被安装了山寨音响时,沃尔沃官方的敷衍声明和“踢皮球”式处理更是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至冰点。这种“踢皮球”式处理,与袁小林“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的宣言形成鲜明对比。

新能源转型的乏力,更是沃尔沃的一大败笔。早在2017年,沃尔沃就高调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但八年过去,其新能源布局却显得“虎头蛇尾”。推出的纯电车型EX30和EM90销量惨淡,原生纯电平台SPA2更是至今跳票。这种滞后直接反映在数据上,2024年沃尔沃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仅23%,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更是不足1%。这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更让消费者对沃尔沃的技术实力产生了严重质疑。而袁小林在2024年成都车展上强调的“电气化产品矩阵初具规模”,在EX30的惨淡销量面前显得尤为讽刺。

而沃尔沃赖以生存的“安全”标签,如今也面临着崩塌的风险。车质网数据显示,2024年沃尔沃投诉涉及发动机故障、车机死机、倒车影像失灵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召回记录更是触目惊心,全年因安全带螺栓未拧紧、制动模块缺陷等问题召回数千辆,甚至纯电车型也因电池热失控风险被召回。这些质量问题不仅让消费者对沃尔沃的安全性能产生了怀疑,更让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讽刺的是,袁小林反复强调的“安全”“长期主义”等理念,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袁小林曾高调宣称“安全是沃尔沃97年来的DNA”,但如今,这个DNA正在被一次次的质量丑闻改写。

沃尔沃的困境,不仅仅是市场销量的下滑和经销商体系的崩塌,更是品牌价值观和品质的双重崩塌。当经销商欺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当质量问题被推回给用户,当“安全”沦为营销话术时,沃尔沃失去的不仅是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信任,更是品牌的未来和生命力。

如今,沃尔沃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面对困境和挑战,沃尔沃需要深刻反思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否则,这个曾经辉煌的北欧豪华品牌,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消失。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