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作为一名深耕日系豪华领域十余年的车主(雷克萨斯ES/RC/GS/LS/RX、玛莎拉蒂Levante、奥迪A8 W12/A6L V6T用户),我始终以LS500h、LS600hL作为衡量豪华的标尺。当腾势Z9以5235mm车长、3125mm轴距的旗舰尺寸亮相时——这个与第五代LS完全一致的参数维度,却搭载着划时代的e³黑科技——我知道,我心目中那个平替国产品牌D级豪华车已然到来。

【产品内核:颠覆与传承的平衡艺术】
在试驾Z9三厢版时,得益于电控底盘技术,云辇A底盘带来的「智慧动态」令人惊艳。刻意碾压减速带时,悬挂系统展现出超越传统空气悬架的滤震哲学:底盘反馈声浑厚而不沉闷,起伏处理犹如丝绸划过肌肤般顺滑。配合e³技术实现的「圆规级转向半径」,这台5.2米巨舰在双向四车道掉头时竟能一气呵成,颠覆物理定律的操控体验堪称「行政级轿车的空间魔术」。
更值得称道的是产品设计逻辑的升维思考:不同于某些品牌的「换壳式猎装」,Z9GT与三厢版从座椅布局、内饰材质到功能配置均实现「双车双魂」。GT版运动座椅的侧向支撑与三厢版Nappa真皮零重力座椅,展现出对细分场景的精准把控。帝瓦雷音响系统演绎的声场层次,甚至可与奥迪升降式B&O声学棱镜分庭抗礼,要知道,奥迪升降式B&O的选配价格是一台海豹07DM-i。

【智能交互:重构人车关系的新范式】
作为传统燃油车主,Z9的城市NOA系统带来认知冲击。其「主动式接管预警」机制展现出智能驾驶的理性克制——系统在复杂路口提前10米发出接管提示,既非冒进的「零接管」执念,也非被动的紧急干预。这种「人车共驾」的交互哲学,或将成为高阶智驾的黄金平衡点。
【迭代建议:迈向终极豪华的攀登路径】

在与传统燃油D级豪华车的深度对比中,Z9仍存在提升空间:
安全细节优化 :零重力模式下的副驾头枕自动收纳系统亟待开发,建议参考LS的「光感折叠」;
空间工程突破 :前排座椅底部空间可借鉴奔驰S级的「魔术坐垫」设计,解决高个子乘客膝部干涉问题 ;
设计语言统一 :GT版需强化运动基因(参照SU7 Ultra的赛道桶椅+极简中控),三厢版则应聚焦东方美学(行政三厢造型+奢糅苯胺座椅+奥斯维麂皮顶棚+可升降全景屏)
【战略洞察:重新定义D级市场格局】
作为潜在买家,我认为腾势应实现三大跃升:
定位升维:以78S为竞品打造「新能源D级平替」,而非困守56E战场
产品裂变:三厢版可优化成5350mm旗舰+可选四座尊享版,定价锚定50万级市场
服务革命:建立「雷克萨斯式」服务标准(终身免费保养+免费充电),通过车主生态构建护城河
腾势正在用e³技术重新书写豪华汽车的价值公式,当Z9GT以猎装姿态掠过街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中国品牌对豪华本质的深度重构,这不再是一场追赶游戏,而是一次关于东方智慧的优雅超越。

(本文基于真实试驾体验,部分改进建议已与腾势团队成员进行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