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广汽本田销量持续下滑,转型步履维艰,李进掌舵陷危机
文章

在新能源汽车的强烈冲击下,广汽 本田 ,这一曾经辉煌无限的合资车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销量暴跌、燃油车型失去市场竞争力、新能源转型缓慢,这些问题如同巨石般压在广汽本田的胸口,让其难以喘息。

根据广汽集团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月份广汽本田销量仅为15123辆,同比下跌57.14%,惨遭腰斩,即便是广汽集团内部,广汽本田也沦为了垫底的存在。曾经月销两万辆的明星车型 雅阁 、 飞度 ,如今也无力回天,整个品牌的销量如同秋风中的落叶,飘零不定。

广汽本田的衰落并非偶然。燃油车型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严重冲击,新车或换代车型又难以担起大任。而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更是如同蜗牛爬行般缓慢。极湃的两款纯电车型月销量不过几百辆,全新“烨P”品牌的车型更是迟迟未能上市,这无疑让广汽本田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中更加被动。

作为广汽本田的执行副总经理,李进难辞其咎。自2022年接任以来,他并未能带领广汽本田走出困境,反而让品牌的下滑速度进一步加快。虽然李进在品牌运营方面的作为并不突出,但他似乎更热衷于深入一线门店进行调研。然而,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并未能挽救广汽本田的销量,反而让其在市场的竞争中越陷越深。

更为严重的是,广汽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显得犹豫不决、缺乏决心。长期沉浸在燃油车市场的红利中,使得广汽本田错估了形势,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如今,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广汽本田只能被动应对,其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也寥寥无几,且销量惨淡。

在“烨P”品牌的推出上,广汽本田更是显得迟缓。早在2024年4月,“烨”品牌就已经发布,但直到半年后的广州车展,广汽本田才正式发布“烨P”品牌。而第一款车型烨P7,3月3日才正式上市。这种慢悠悠的节奏,在瞬息万变的新能源市场中,无疑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

除了产品层面的困境外,广汽本田在营销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作为品牌的掌舵者,李进似乎并不想为品牌抛头露面,而是更热衷于深入一线进行调研。然而,如今的广汽本田需要的是用品牌声量的广泛传播来维持旗下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地位,而非仅仅依靠销售一线的工作指导。

综上所述,广汽本田在李进的领导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销量暴跌、燃油车型失去市场竞争力、新能源转型缓慢以及营销方面的不足都成为了制约广汽本田发展的瓶颈。如果广汽本田不能迅速调整战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并提升品牌声量的传播力度,那么未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