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一汽奔腾“逐日动力+AI座舱”构筑新能源护城河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在“一汽奔腾悦意科技日”媒体沟通会上,一汽奔腾首次以独立技术品牌姿态向外界展示了其新能源技术矩阵。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这家拥有70年造车积淀的老牌车企,正通过场景化动力方案+AI进化座舱双线突破,展现出传统车企转型的独特路径。

【技术突围:逐日动力构筑三栖战力】

面对新能源市场油电混战的复杂格局,一汽奔腾推出模块化逐日动力平台,采用超能纯电、超级混动、超能增程三线并行的技术路线。从一汽奔腾逐日动力技术主理人徐明披露的数据看,其纯电车型11.8kWh/100km的能耗水平,已逼近行业同级车型物理极限;而混动系统45.21%的热效率也达到了行业领先。

个人认为。不同于某些新势力All in纯电的激进策略,一汽奔腾选择多能源协同发展,这背后是对中国市场地域差异的精准洞察。在充电基建尚未完全覆盖的三四线城市,混动和增程仍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奔腾电驱系统60万公里零故障的品质,或将重塑用户对新能源可靠性的认知标准。

【座舱革命:DeepSeek大模型重构交互逻辑】

一汽奔腾悦意数字座舱主理人高泽磊带头打造的灵魂伴侣级的智能座舱,将生成式AI与车载系统深度融合。通过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了从指令执行到意图理解的跨越。在未来,系统能根据想补胎的模糊需求,自主规划维修点导航,这种类人化交互或将终结像新能源汽车车机那如迷宫一般的车机菜单。

看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果说当前8295芯片已经成为座舱标配,那么算力军备竞赛就已经已触及行业天花板。而一汽奔腾选择在软件优化层面突破,通过系统底层调优降低能耗,这种节流式创新反而开辟了新赛道。其离线智能的布局思路,更是直击当下"断网即智障"的行业痛点。

【产品矩阵:场景化定义破局同质化】

从一汽奔腾悦意技术品牌主理人杨兴龙披露的产品规划看,2025年悦意系列将形成“3+2”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即将推出的A0级纯电跨界车型瞄准年轻用户群体,这种细分市场精准打击策略,与当前新能源市场“大而全”的产品思路形成鲜明对比。

不难看出,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奔腾采取“渐进式”策略,计划年底推出高阶智驾系统。这种不盲目堆砌配置,而是聚焦实用场景的技术落地,既延续了传统车企的稳健风格,又避免了像某些新势力在造车过程中过度承诺的隐患。

【市场破局:技术底蕴赋能用户体验】

从解放卡车的柴油动力到红旗的V12发动机,一汽的技术基因正在新能源时代焕发新生。悦意03的风阻控制技术、极鸥电驱系统等,无不体现着传统大厂的工程积淀。而将B级车空间装入紧凑型车身的"空间魔法",更是传统车企平台化优势的集中展现。

说实话,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一汽奔腾的突围路径值得行业借鉴——既不大拆大建抛弃传统优势,也不固步自封拒绝创新。其“用户场景定义技术路线”的理念,或将重塑智能汽车时代的价值评估体系。当行业陷入配置内卷,这种回归工程本质的创新,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

2025年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马拉松中,一汽奔腾正在用“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的双引擎,跑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新特点。其展现出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对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智能电动化,不应是参数的军备竞赛,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响应。当行业集体陷入创新焦虑,这种“场景驱动+技术沉淀”的组合拳,或许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