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撤销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mona M03 这款车到店已有大半个月,但一直只能静态体验,没法开起来,相信大家对他的动态表现也会十分的好奇,十几万的车型它的驾控体验如何?扭力梁式的后悬挂真的如大众眼光中的那么差吗?那么今天我带大家把M03开起来,一起聊聊它的动态表现。
空调制冷(炎热暴晒下)
这次动态试驾地选在了美丽的宁波,当天户外温度为37°C,由于没有任何的风以及无遮挡,户外的体感温度直接有40°C+,比同期的广州还要炎热,真是受不了一点。小鹏汽车的工作人员给贴心安排了防晒衣、冰袖和帽子,但也是无法阻挡毒辣的阳光和闷热的体感。上车打开空调,不一会儿就凉下来了,制冷效果跟我的P7相似,开着24°c,3挡风还会觉得有点冷,这个空调的制冷表现我是满意的,比热泵的效果好多了。
动力及驾驶
新车一旦开起来,一般立马就会有一个感觉,就是这车我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乘客感觉最明显)。M03的初始设置我看了是运动模式、动能回收关闭,电门的脚感就跟我开的G9和P7类似,轻重的行程让我一踩下就很顺畅,不会有顿挫感,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会像有时候去开油车又要重新适应脚感,车速提升到80km/h的时候并长时间保持也不会有脚掌很累的感觉,无论是160kw还是140kw的电机,提速上没有时滞感,这本身也是电动汽车的电机特性,不需要拉高转速来升档,要多少有多少,急提速变道超车试了好几次都是可以很干脆完成。无论转弯、变道还是掉头,打方向盘的手感都比较轻盈,也就是俗称的指向性较好,基本指哪打哪,方向盘的包覆材质也非常适合单手搓动,这个体验不错。
动能回收关闭的状态下,M03松开电门会跟油车一样有比较长的滑行距离,对于已经开了4年电车的我会比较不习惯,重新调节动能回收为中档,拖拽感会比G9的中档强一些,介乎于中档与高档之间的体感。最后在制动性能上来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跟电门调教类似的小鹏式的刹车脚感,尝试几次近距离跟车前车突然急刹然后我也随之反应踩下刹车踏板,信心十足的。
说到遗憾的是没有安排到高速行驶的环节,对于高速上的提速表现,这个有待验证。城区层面的动力表现以及驾控体验,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好开,乘客不容易晕车。
乘坐舒适性(动态)
驾驶位的乘坐体验,主驾的座椅填充物偏软、座椅腰部折角位置的支撑、座椅与放脚位置的高度差更合适,造就了还不错的乘坐舒适性,省流版就是开了3小时下车腰不疼了,以前老p7开长途真是对1米8大高个的折磨呀。悬挂的体验上,前排对于稀碎震动的过滤、减速带的抛跳抑制得比较好。是偏舒适性的调教,但这调教下的整体的侧倾抑制又还可以,不会在急打方向、掉头拐弯时造成乘客的身体有很大的晃动,还不错呢。
后排的情况就不同了。座椅填充物虽然也是偏软那种,但靠背角度较小、椅垫的角度有点高,对于我一米八大高个的膝部的支撑是不足的。后悬挂由于采用了扭力梁的形式,舒适性会不及前悬挂那么好,为什么要用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我想应该是减少车身空间的占用,这样才能得出惊人的621L巨大掀背后备箱嘛。
整车的nvh表现一般,胎噪会稍大,对于没了发动机声音的电车来说。nvh要求会稍微苛刻。我这边的参照物是25万元纯电车型。 觉得隔音不够就开点音乐吧。
车机
SR界面上融合了很多信息这个一体性挺好,让所有元素不再是孤岛式地存在。根据高精地图给建筑建模也挺有巧思,包括把路边的绿植一并渲染上来了,虽然不是1:1地呈现,但总比SR两边白茫茫一片要沉浸得多。歌词的融合方式这里我没太理解,一下在左边显示,一下在右边显示,加上渐变色的文字以及那平谈无奇的字体,毫无逻辑和美感可言。整体车机的交互上也跟现有的小鹏系统不一样,左边划屏是设置菜单、右边划屏是应用展示,对于小鹏老车主来说真是完全的不习惯。座舱语音功能不知道是测试版系统的问题还是怎样,识别准确度不高,而且缺失了模糊识别等等一众提升体验的功能,综合来看这就是一套独立的系统。应该是该项目未收购前就做好的车机再魔改过来的吧。8155芯片+16G内存的硬件并不差,不知道是出于架构原因还是产品差异化原因,没能把xmart OS给移植过来。既然选择了使用,那小鹏得努力把这个系统做好做强了,智能化这一块可是品牌标签呀。
驾驶辅助
这次的试驾车型没有配备高阶驾驶辅助功能,我就没有去打开基础的ACC/LCC体验了。说两个无感触发的功能,首先是FCW前碰撞预警:由于我开头未适应关闭能量回收的溜车距离太近问题,车机好几次给我标红了前车和发出声光提醒,感知很准确。然后是LDWS车道偏移预警,在左右无车的情况下我偏左压线时不但预警了,还帮我打了一把方向拉回来了,功能都是在线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M03的自动泊车功能,在产品经理的带领下,体验了“断头路车位泊车”、“无划线两车位间泊车”以及“带限位杆的垂直车位反向泊车”,这里有惊艳到我,特别是可以在泊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深入感知而调整泊车策略这事,真的很赞,相信可以大大降低车位内异物造成的剐蹭问题,详细的体验我单独发视频吧。
至于高阶的智驾功能会是怎样能力,等发布会当天公开技术参数吧。我猜高速智驾肯定是要有的,至于城区智驾,还得看小鹏对这个车型最终的产品定义是什么。
总结
好啦,以上就是这次我体验了小鹏mona M03车型的动态方面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十来万的预算,以前排为主的使用场景、对外观的要求比较年轻态的用户,是值得考虑的,记得一定要去试驾,好好路面上开开再下结论,而不是老拘泥于看纸面上的参数。输出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点赞投币一键三连,我是vincent,关注我,一起聊聊很多有趣的车生活,我们下次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