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车载中控屏已然成为智能车汽车的标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朝着 更高端、更智能、更多元、更互联 的方向迈进,以满足消费者对座舱功能性和娱乐性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这也给后装车载屏市场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后装产品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如何通过高品质的UI及交互体验来提升后装车载屏的用户体验成为了行业品牌差异化的关键。

后装车载屏趋于同质化,亟待体验破局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者对车载智能需求的增加,后装车载屏幕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后装产品主要市场由国内和海外市场组成,国内市场以油车车主为主 “老车焕新生” 实现体验越级 ,少部分新能源车用户 购买后装屏用于扩展后排娱乐,成为后装车载屏的新应用场景 ,海外市场则主要关注油车市场 的智能化升级 。
目前 后装车载屏各品牌在基础硬件和软件功能上趋同 。硬件方面,屏幕尺寸、分辨率、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等差异逐渐缩小。软件方面,操作系统稳定性、应用软件丰富度、音质优化、语音交互、硬件联动等功能高度相似。
受前装主机厂车载屏的高清化、大屏化、多屏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影响, 格物咨询与设计团队(GOWELL DESIGN)洞察发现后装车载屏市场正在从4个方面尝试提升UI与交互体验:
01/原车功能进一步智能化
智能功能的增加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度打通原车协议,以更好的交互方式呈现出来使其更加智能化,加入更多智能化内容,如语音控制、导航功能、车载娱乐系统等。


02/关注驾驶安全与高效
安全驾驶需求日益凸显,后装品牌将驾驶安全、高效便捷作为产品核心功能。通过内置双频定位芯片来提升定位速度跟精度、智能硬件插拔的接入加强后装车载屏的驾驶辅助功能、车辆信息监控。(例如:ADAS前记录仪、前视+后视摄像头、4路摄像头支持支持记录仪功能24小时停车监控、USB胎压桌面实时查看监控胎压、胎温数据、AR记录仪车辅助高德AR导航等。)


03/增加自定义功能满足个性需求
面对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品牌已经对原有产品智能化功能进行优化升级,增加自定义个性化定制功能。



04/提供专机专用定制化服务,UI定制化界面
卡仕达、飞歌等品牌结合车辆的品牌形象、用户需求以及产品特点,针对特定车型进行了个性化定制。从交互操作、UI视觉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提升。


但以上也只是满足了消费者的基础体验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升级 ,尤其是前装智能化设计趋势使消费者对后装屏幕的功能和体验有了更高的期望。 未来后装车载屏市场如何做好体验升级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及车企的新需求?
UI及交互体验高品质化 成为新突破口
后装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车载中控屏除了增加产品功能丰富性,更需要着重优化用户的交互体验。
主流前装UI及交互 设计趋势集中在 3D实时交互、多模态交互方式融合、智能化桌面布局、场景化、个性化与定制化等。 消费者对交互操作、视觉体验的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提升 ,为后装市场产品升级带来了挑战,同样也是 破局机遇 。

后装车载屏市场,硬件规格和软件功能差异逐渐缩小, 「如何打造差异化的高品质UI及交互体验? 」成为后装车载屏市场一大发力点。格物咨询与设计团队对此也提出了四大策略:
01「提供OTA升级,不做一锤子买卖」
车载屏幕智能化体验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软件来决定的,目前前装市场早已普及OTA升级,后装市场产品应构建自己的OTA的架构升级不断优化产品体验,以适应更多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可以 通过流量变现、付费OTA等形式为产品带来额外的收益 。有极少数品牌已经布局OTA,为用户提供了OTA升级服务。

02「深度自由的个性化定制」
目前现有后装产品在个性化方面关注点普遍集中在主题换肤、壁纸切换的视觉体验上,但这只是满足个性化定制的基本需求,也有少部分品牌开始 打造3D车模定制 ,极少数后装品牌在交互体验上也新增了 自定义手势交互、中控布局切换等 。这种可深度自由的个性化定制,才是后装车载屏市场的 新机 会:
对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智能学习,自动推荐个性化的设置和功能;
细分用户需求优化现有自定义功能的丰富度,让用户拥有更多元的选择;
打造开放、可编排的桌面架构,定制个性化的界面和控制方式,让交互操作方式更加灵活。



03「以场景视角创新,提供多级体验」
随着基础硬件和软件功能同质化程度不断增加, 后装市场用户体验提升的竞争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满足用户多级需求上 ,消费者对汽车功能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安全性、舒适性等基础层面,已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情感与归属、甚至尊重需求进阶。创新体验不应只依赖功能和技术堆叠,而应以用车场景为引导,通过场景需求分析来定义汽车的创新功能, 准确洞察目标用户核心需求, 满足用户体验的多样性和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
| 多生态智慧联合,延伸服务与体验
可基于场景需求, 开拓硬件插拔智慧联动多生态联合 ,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后装产品通过硬件插拔、蓝牙连接的形式,接入外设在中控屏中查看和控制调节,主要是与驾驶相关的智能硬件(例如:AHD倒车摄像头、USB胎压、AR/ADAS记录仪摄像头、hud抬头显示器、USB胎压、蓝牙OBD等),少部分品牌关注到了用户除了安全以外的外设,如:华为可连接香薰机、儿童座椅,嘟嘟梁山可外接小米温度计、LED显示屏(用于对外交互)。


| 深度细分场景,精准创新切口
音乐是后装产品的亮点功能,众多后装产品在音乐上下足了功夫,优化音频链路、DSP音频调节、增加音频调节自定义功能、专业的音质调效等,对频段、声音质感做了极大的提升,未来优化可以从用户使用场景作为切入点, 满足不同驾乘角色的使用需求,基于驾驶乘位置、驾驶场景(车辆状态)、驾乘人员的音乐喜好进行模式推荐或自定义设置。


04「与3DHMI主流交互&视觉接轨」
目前3D HMI成为前装市场主流趋势。后装市场产品需跟进3D趋势, 打造所见即所得的精细化3D可视化操控,通过3D可视化交互更简单、直观的展示车辆信息和功能操作,提升用户的视觉享受和操作便捷性 。
如车辆设置、车辆数据可视化等,尤其是在接入外设与车机系统进行联动时, 不仅停留在信息的简单呈现上,更需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层次感,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