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岚图追光PHEV旗舰版-空悬测试体验
文章

不经意间,用车2个月了,回想当初买车,首先考虑品牌: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其次机械素质:铝合金底盘➕空悬,最后是整车系统:大屏娱乐➕辅助驾驶。

侧面拍了一张,帅,有点猎装SUV感觉。

用车2月,这次便把空悬的使用体验和具体的高低测试写下来,分享给大家,有对岚图追光感兴趣的,可以更好的了解岚图追光这部车的空悬情况。首先给大家展示空悬低→中→最高。

车身姿态还有空悬最低模式,但没办法测试,因为需要在高速自主降低。

测试很不易,来回调整,趴在地下找位置测。

用激光测距仪一个个找最低,虽然不一定完全精准。注:追光空悬可调范围是65mm。

但是有了这个客观的数据可以让大家更好的用车,特别是走烂路,本次测试有电池最低数据,更有底气。

注意:本次为人员空载状态测试,但后备箱放置有一些物品,可算作后排乘员一人吧。

空悬最高状态的时候(越台模式),各个位置实测数据如下:

最低位置都是后轮眉挡泥板,这个倒问题不大,电池底部铝合金保护框有198mm,通过性很强

轮胎处,车架离地有810mm左右。

空悬在中状态下(标准模式),大概比最高状态低40mm,测试数据如下:

最低位置后轮眉挡泥板,电池底部铝合金保护框有154mm,一般路段行驶没问题。

轮胎处,车架离地有770mm左右。

空悬在低状态下(运动模式),大概比标准模式低20mm左右,测试数据如下:

最低位置后轮眉挡泥板107mm,电池底部框138mm,在有较大的坑坑洼洼路段,不建议用悬架运动模式(即空悬低状态)。

轮胎处,车架离地有750mm左右。

还有一个悬架最低模式,但需要高速上100,车机才能自动调整,目前没发现哪里可以手动调节最低状态,这个模式下,是让人感觉到车好开的根本原因,悬架最低,风阻越小,贴地而行仍旧是操控必备。

总体体验总结:

1、一般的坑洼路段,减速带多的,首选悬架舒适模式(这时候的悬架高度是标准,CDC的调节更软),会有明显的体验感,悬架不会很硬,这样乘员更舒适。

2、普通路段建议用悬架标准模式(这时候的悬架高度是标准,CDC的调节适中),标准模式的支撑性更强,转弯侧倾有明显抑制,驾驶感受更好。

3、标准沥青路段,快速路,那直接上高能模式(这时候的悬架是低状态,CDC的调节偏硬),时速较快时,车身姿态稳得很。

4、凹凸不平路段,有台阶,城市停车有路牙子,那直接上越台模式(这时候悬架最高,CDC调节硬),在40公里时速下,轻松通过这些路段,路肩停车,有台阶也不怕。

5、追光空悬可调范围65mm,本次测试最高到最低是814mm-758mm=56mm。这个数据因为人工测试偏差,仅供参考。如果处于最低状态,整体65mm完全满足。

6、追光的魔毯功能,自动识别路况调整悬架,感觉是有效果,但是没有特别明显,毕竟整车调校好、目前市区路段也平整。情况,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