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如何评价理想 MEGA 的传播? 未上市就有的热度,这到底该是一台怎样的车。 昨天开始聊 MEGA 的媒体同学们有很多,从各个维度覆盖。今天我试着从其他维度聊聊 MEGA 。 一、理想造车思路:先带着一个问题再解决问题。 从理想 ONE 开始,ONE 促成了 L 系列的成功。但很多人以为理想的成功是因为沙发加彩电,以及一直被骂的增程技术。所以很多传统车企边抱怨边苦恼。 当然很多车企也抄了,甚至把供应商也扒了。但发现装到车上也卖不好。最后归咎于因为理想太会传播。 核心的关键是,传统车企每定义一台车就像让一位广东粤菜厨师做一个汤(因为广东厨师煲汤一流),最后厨师做完才知道吃的用户是四川人。 结果回去后复盘,琢磨的是为什么四川人不喝汤?而不是四川人喜欢喝什么汤的事实。 理想构思一台车型的定位出发点根本不是车,而是人。所以理想每台车都带有解决一个问题为出发点,理想 ONE 就是解决家庭出行问题。 从一个软件代码,再到一个沙发坐垫,再大到一个空间布局,都是基于问题本身考虑。这其中有取舍也有聚焦。 二、那MEGA 接下来面对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MEGA 的使命和 ONE 一样,如果 ONE 带出了一个 L 系列的成功。理想 MEGA 也一样,它要预埋接下来理想纯电系列的成功。 MEGA 就像试金石,推出市场后很多优缺点都能迅速调整,随后开启套娃系列确保纯电系的成功。所以现在很多在 MEGA 上砸的钱和资源都不算浪费。 但摆在理想面前的是理想 L系列太成功了。 MEGA 的难度不亚于让理想现在做一台轿车。 它必须在理想 L 强项以外做突破。所以理想这次抓到的关键问题是纯电。 解决的出发点是围绕纯电动车的电池、架构、补能甚至考虑每个用户的驾驶周期定义电池成本,这才是核心问题的关键。 而外观就像一个烟雾弹,所以这台车的设计我更认为反而没什么好讲,但它无可厚非是理想破圈很好的点,但不是这次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且这件事还没结束,接下来无论用户还是媒体到理想前段时间疯狂布局 5C 超充站充电,那时候才是传播的制高点。 如今 MEGA 站在面前,证明了理想不仅能做好增程,也能做纯电,足矣。理想也已经解决了核心问题。 三、接下来是传播。 理想每台车的传播都做的非常好。我觉得这和车也没太大关系。 理想擅长于揣摩人的心理。造车去揣摩用户,传播揣摩媒体,卖的核心是车,没有毛病。 第一步传播的初期理想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但是会持续释放谍照以及一些烟雾信息,包括前段时间的跳楼款。这是第一步,引发很多关注。 第二步是关注度预热够了准备上市,就轮到了媒体传播。这时候理想的思路是“我不保密了”,而且传播团队非常专业输出产品内容以及理想式思路。这对很多媒体来说不仅有很高的亲和力,也满足了“我已经看了”的虚荣心。开始第二轮集中式传播。 第三步是开始上市交付,也是理想传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用户。这时候用户无论从官方到媒体还是各种渠道,其实用户已经被一层一层传播覆盖,已经多多少少十分了解 MEGA。这时候车的价格、产品信息、展厅的实车都摆在面前,无论你下不下单,你都想去关注一下的冲动,更别说潜在用户,很难不下单。 如果你亲历其中你可能会觉得理想每一步都在“耍小聪明”。但无可厚非的是,当下的竞争意识,就应该是特殊时机需要有特殊的解决方法,甚至传播方式。 一台车型能否被市场认可,过去可能有三到八年的过渡期,如今可能是个位数甚至几个月。 产品定义到预热再到传播就像一个故事,它有始终,有主角有核心思想,有台下买票的观众…同时它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导演也需要有一个好的演绎者。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